2025年3月26日下午,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行政法研究所主辦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機遇與挑戰”研讨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和業内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商讨《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和道路交通治理的重要問題。
本次研讨會主旨演講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發展”為題,随後主要圍繞“無人駕駛的立法進路”“電動自行車通行與立法”“危險駕駛的出罪與懲罰”三個單元展開。
開幕環節
開幕環節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副院長張力主持。張力教授從三方面對本次研讨會的召開背景進行介紹。一是研讨會召開正當其時。2025年3月8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道路交通安全法》等34部法律預安排審議。這既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治發展的機遇,又面臨着種種挑戰。在此背景下,本次研讨會聚焦《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二是研讨會召開恰如其分。本次研讨會彙集道路交通安全法治領域權威專家,旨在凝聚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建設智慧。三是研讨會召開恰到好處、“恰到難處”。本次研讨會涉及的無人駕駛立法、電動自行車治理和危險駕駛問題均為近年來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研讨會“迎難而上”,對《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面臨的現實挑戰進行回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副院長 張力)
主旨演講
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公法研究中心主任餘淩雲作題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發展》的演講。餘淩雲教授結合自身研究經曆,依次闡述本次會議三項議題的基本邏輯。首先是醉駕治理問題。一方面,我國對酒駕、醉駕的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保障了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另一方面,執法強度大、範圍廣和機械執法等現象和問題的存在,一度使得危險駕駛罪在數量上成為“第一大犯罪”,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對此,他指出,對于醉駕,應當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利用《刑法》第13條實現罪刑相适應。其次是電動自行車治理問題。他指出,電動自行車治理領域存在市場準入和電池管理兩個重要問題。電動自行車治理應當順應技術、市場發展,新國标的出台有望緩解标準僵化問題。最後是無人駕駛立法問題。目前無人駕駛立法呈現地方立法先行的态勢,存在特區立法、綜合立法和單行立法三種模式。《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應集中解決市場準入、責任劃分、保險等中央事權問題,其他問題交由地方立法規定。

(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公法研究中心主任 餘淩雲)
第一單元 無人駕駛的立法進路
第一單元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長馬允主持,共兩位報告人、三位與談人。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長 馬允)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憲法研究所副所長沈偉偉以《自動駕駛事故的歸責困境與出路》為題進行報告。沈偉偉副教授分析指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人機混控的出現,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在事實認定、過錯認定、算法失靈和行為救濟四個方面面臨困難。對此,有必要從私法轉向規制法的視角,并且對無人駕駛進行未雨綢缪的事先制度部署。最後他認為,在國際競争的時代背景之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訂應與自動駕駛産業布局相勾連,實現道路安全和産業發展的有機融合。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憲法研究所副所長 沈偉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證據科學研究院教授鄭飛以《域外立法對〈道路交通安全法〉自動駕駛條款制定的啟示》為題進行報告。鄭飛教授首先對英美德日等國家自動駕駛立法現狀進行系統介紹。接着他對域外國家立法可借鑒之處進行分析。他指出,域外立法存在以英國等國家為代表的統一立法和以美、德、日等國家為代表的分散立法兩種模式,并從規範論層面分别對各國保險制度、主體責任和倫理機制的具體規定進行分析。最後,鄭飛教授對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自動駕駛條款的制定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明确敏捷立法的基本原則,二是在規範層面建立保險制度、明确事故責任并設置倫理規範。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證據科學研究院教授 鄭飛)
在與談環節,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鄭玉雙以自動駕駛汽車事故的歸責問題為例,指出隻有确定一種可靠的、能夠凝聚最大共識的歸責原則,自動駕駛立法才有可能對實踐發展起到實際的推動作用。當前研究一方面需要關注實踐中自動駕駛交通事故處理方案與法規範之間的互動關系,另一方面需要提出更為具體細化的自動駕駛倫理規則。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 鄭玉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院長助理孔祥穩認為,盡管立法不是萬能的,但現階段不推動自動駕駛立法是萬萬不能的。當前自動駕駛産業發展存在“四不”難題:能不能登記、能不能上牌、能不能不配備安全員、運營能不能收回成本。這些問題極大制約了自動駕駛産業發展,亟需立法予以回應。更具體而言,《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需要處理準入和責任兩個關鍵問題。其中準入制度面臨如何判斷系統可靠性、如何設置準入标準的問題,而在責任分配上,應基于行業發展狀況對不同主體設置差異化的義務和責任。

(外經濟貿易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院長助理 孔祥穩)
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李潤生比較了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醫療器械之間的相似性。他認為,兩個領域之間存在以下共性問題,一是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角色定位需要進一步理清,二是機器決策責任的本質是産品責任,而産品責任的确定需要充分考慮算法黑箱的問題。

(北京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李潤生)
第二單元 電動自行車通行與立法
第二單元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胡斌主持,共兩位報告人,兩位與談人。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 胡斌)
北京師範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王靜以《新“電車難題”——電動自行車圍城》為題作報告。王靜副教授首先對當前全國電動自行車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并指出電動自行車的泛濫引發違規生産銷售、騎行不規範、違規停放充電等問題。在破局思路上,王靜副教授認為需要從路權分配、道路規劃的完善、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管等焦點問題入手。最後她提出共享電動自行車具有折損率低、安全可靠的優勢,不失為解決“電車難題”的可行方案。

(北京師範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 王靜)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講師、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長張冬陽作題為《電動自行車地方立法的當代圖景與法治建構》的報告。張冬陽老師因故未能參加會議,由張力教授代為報告。當前地方電動自行車立法呈現專門立法和綜合立法并存、内容涵蓋全周期管理、引入安全頭盔佩戴義務和凸顯地方特色的現狀。與此同時,地方立法存在立法權限受限、内容不完善、執法力度不足和監管難度大等問題。對此,張冬陽老師提出應從加強中央立法、填補新業态治理空白和強化執法技術賦能等方面完善立法體系。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副院長 張力)
在與談環節,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李廣德從公共衛生法的角度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分析。他指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并非不可預測、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其屬于典型的公共衛生問題,能夠通過集體行動實現有效預防。公共衛生法要求以流行病學的科學性和嚴密性應對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在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階段控制道路交通傷害。

(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 李廣德)
北京交通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講師黃琳從前端流通監管、中端電動自行車的使用管理和後端的運營維護三個層面對電動自行車治理提出意見。在前端流通監管上,快遞外賣等重點行業以及農村、偏遠地區的電動自行車監管有待加強。在中端使用管理上,電動自行車停放管理中各部門執法權限有待厘清,充電設施建設面臨選址、收費、建設費用和建設主體等問題。在後端運營維護上,以充電設施運營為例,當前實踐中由第三方公司運營維護的成功案例較少,何種運營模式更為可行有待進一步探索。

(北京交通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講師 黃琳)
第三單元 危險駕駛的出罪與懲罰
第三單元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比較法研究院副教授、中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黃河主持,共一位報告人,三位與談人。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比較法研究院副教授、中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 黃河)
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系講師雷雨薇以《醉駕行為治理中行刑反向銜接的路徑優化探讨》為題作報告。雷雨薇講師指出,醉駕案件“出罪入行”是對醉駕進行有效治理的必要途徑。當前實踐中檢察機關探索出“不起訴+公益服務”模式,但這一模式面臨合法性、正當性、有效性三方面的拷問。她認為,應當為醉駕行為設置能真正實現特殊預防目的“出罪入行”制度,具體而言,實體層面增設醉駕社會服務處罰種類,并将其定位為醉駕行為的配套處罰措施;程序層面完善行刑反向銜接規則。

(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系講師 雷雨薇)
在與談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吉冠浩從以下三點與報告人展開交流:一是研究醉駕治理問題要認真對待刑事政策對司法實踐的影響。二是實踐中檢察機關自發形成的“不起訴+公益服務”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是值得參考的重要模式。三是增設社會服務罰要考慮到實踐中該種處罰的可操作性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 吉冠浩)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刑事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蔡元培指出,行刑銜接需要警惕行刑疊加的問題,避免當事人遭受雙重處罰。他認為,行刑銜接是醉駕治理的過渡階段,未來應當實現“行進刑退”乃至“民進刑退”,實現對被害人的充分賠償。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刑事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 蔡元培)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訴訟法學研究院副教授陳錦波認為醉駕入刑有必要性,當前主要争議點不在醉駕入刑本身,而在與刑事犯罪相勾連的各種附随後果。因此,醉駕治理的路徑不僅包括加強行刑銜接,還包括減輕或消除犯罪的附随後果。此外,他還對社會服務罰屬于何種類型的行政處罰進行具體分析。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訴訟法學研究院副教授 陳錦波)
閉幕環節
閉幕環節首先由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非傳染性疾病技術官員孫佳妮發言。她指出,道路安全不僅是與在座的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健康問題,同時也是公平問題,弱勢的道路使用者,包括行人、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的人,更容易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受傷害。2022年聯合國大會全球道路安全高級别會議通過的一項政治宣言承諾,到2030年将道路交通死亡和傷害人數減少50%。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和各項道路交通安全制度的完善落實對推進這一目标的實現有着重大意義。道路交通系統應當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汽車為中心,要确保行人和弱勢道路者的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非傳染性疾病技術官員 孫佳妮)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行政法研究所所長成協中最後作總結發言。成協中教授對與會專家對道路交通領域的關注和讨論表示衷心感謝。他以道路交通領域非現場監管和自動駕駛為例,指出道路交通法治涉及諸多複雜且具有争議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和道路交通安全法治的發展需要各位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