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主辦,法律史研究所承辦的“道法古今”講堂第十期如期舉行。本期主講人為法律史研究所的張守東老師,著名法理學教授舒國滢老師以及法律史研究所的郭逸豪老師作為與談嘉賓出席,講座由崔林林老師主持,法律史研究所姜曉敏老師、李超老師、李倩老師、仝宗錦老師、謝晶老師以及各專業研究生同學共五十餘人參與了本期講堂。
張守東老師首先簡要回顧了自然法這一經典命題之概念、内涵的曆史流變,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法意涵與西方自然法理念的暗合,在人類所共通的自然法理性中,存在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他提到,哈佛大學教授Catherine·Hudak·Klancer的作品《EmbracingOurComplexity:Tomas·AquinasandZhuXionPowerandtheCommonGood》給了他靈感,如果東方和西方學說在限制公權力并謀求共同善方面有共同點的話,那麼對于共同善的追求是否能夠使一個超越國度,超越意識形态差異的共同自然法得以實現呢?
舒老師在回應時說道,雖然人們在直覺層面相信自然法的存在,但是二十世紀後,實證主義大行其道,自然法變成昨日黃花;自然法不複出現在主流的高端的法哲學的殿堂上,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它在當代遭遇了認識論和知識論上的挑戰,自然法的“複興”不能回避這些挑戰。郭逸豪老師則從他所擅長的西方中古文獻資料着手,非常專業地提出了自己對于自然法的認識。問答環節各位老師、同學們都踴躍發言,讨論熱烈。講座結束時大家依依不舍。承辦方為到場老師、同學訂了披薩,與會人員邊吃邊談,到場嘉賓妙語連珠,氣氛非常活躍,本期道法古今講堂圓滿結束。
本學期道法古今講堂将繼續舉辦以自然法為主題的系列講座,推進關于這一主題的思考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