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著名學者張偉仁與法大師生交流 “讀書研究、為人處事”
時間 : 2009-07-11       作者: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門戶管理員       閱讀數:
(法研通訊社 李進) 12月8日,著名法史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張偉仁先生,應邀在學院路圖書館一樓會議室以“法科學生如何讀書研究、為人處事”為題,做了一場精彩的講座。講座是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主辦、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研究生承辦的“法治天下 學位古今”系列之一,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生教授主持。
首先,張偉仁先生對自己目前的研究領域進行了介紹,并對自己研究法制史的原因進行了叙說,他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的留美生活,讓在座的學子感受到了一位法學界前輩不平凡的學習生涯。
随後,張偉仁先生從讀書、學術研究、為人處世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心得。
談及讀書,他教導年輕學生一定要先讀基礎的工具書,讀書的領域應該有所拓寬,當涉及經濟、政治、哲學、曆史等等相關社會學科,但不必讀必大師,一定要保持獨立的思考,不可貿然成為一家之信徒;而在讀法學的書籍方面,應該先通讀法律概要一類的基礎知識,然後再研習部門法,讀部門法不可持工具論,須知不知法之義而隻知法之術,臨事必亂,最後再研讀法理和法律史方面的書,這是漸進的過程。
對于學術研究,張偉仁先生以一位前輩的身份詳細指明了研究工作中的側重點與研究的方法,他認為研究的材料應首先從日常生活中去尋找,而研究的起點應從小的問題入手,能夠以小題大做的方式來展開自己的研究,他還認為,研究的起點不要放在比較研究上,研究材料則盡量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并且要注意區分材料的價值,采用資料不能依個人觀點,先生強調:做學問有一個至上原則——對知識忠誠。
說起為人處世,張偉仁先生結合自己多年的生活體驗,以孟子、荀子的道德觀念為鋪墊展示了一個法律人應有的素質,先生認為,要懷着真誠的赤子之心,要具備是非之心。先生對年輕學子有着良好期待,并對學生們步入社會後的角色轉換以及處事的準則提出了獨到的看法和中肯的建議。
盡管已經做了長時間講談,張偉仁先生仍然仔細聽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并一一認真作答。先生勤勉從容的生活态度和虛懷若谷的學者風範深深感染了大家,這位大師的人生畫卷在講座中被徐徐地展開,同學們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内感受到了高山仰止所帶來的思想愉悅。
相關介紹:張偉仁,江蘇吳縣人,幼年就讀于私塾,後來在台灣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台灣大學法律學士及政治學碩士;然後赴美國學習,先後獲美國南衛理大學比較法學碩士、耶魯大學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于台灣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乃爾大學、紐約大學、法蘭西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校任教或講學。康乃爾大學及紐約大學曾分别授以“胡适講座教授”、“環球法學講座教授”,哈佛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并以其名設立獎學金,資助華文地區學者赴該院進修。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從事法制史及法理學研究工作。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