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燕山大講堂”第三十期 著名學者楊鵬談“祭司、君王與知識分子”
時間 : 2009-07-11       作者: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門戶管理員       閱讀數:

(法研通訊社 邱雁)4月25日下午3點,第三十期燕山大講堂于我校學院路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著名學者、新道家代表人物楊鵬主講“祭司、君王與知識分子”。
楊鵬先生緻力于向聽衆提供一種新的思考角度,引入精神意義上的“祭司”一詞來梳理世界曆史,對比各類型社會中的祭司與君王之間的關系。通過剖析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精神領袖諸如先知、巫蔔的産生、發展以及與宗教信徒的關系,進一步比較長期以來祭司與君王雙方力量的消長,最終可以清晰了解從古至今不同類型地區的社會沿革狀态,了解精神階層與世俗世界的交融形式。及至今日,各國的制度模式中仍然存留着上述傳統的印迹,從而影響了各國家間相區别的獨特社會風貌的形成。
接着,楊鵬先生詳細地分析了中國曆史上各個時期的政教關系,指出在早期中國,祭司擁有崇高地位,随着時間推移,社會變革,祭司及類祭司群體逐漸被邊緣化,而中國的君主卻事實上扮演着大祭司的角色,這個傳統持續了漫長的歲月,這種一體化狀态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精神的内核。
楊鵬先生所做的各種對比與分析,均在于對中國社會之深層精神的探讨,他強調的是,各類核心力量各有空間,對這個世界有着不同的推動力,不能互相取代或統攝,而應是共同構建世界。兩元各自獨立然後互動,是祭司與君王最好的相處方式。一個不講善惡是非,隻講利益得失的民族是不能夠引領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的,知識分子階層應該扮演當代的“祭司”,應該具有陳寅恪先生所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樣民族精神才能得到升華,中國國家民族才會真正成為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
楊鵬先生的演講激發了聽衆的廣泛思考,大家非常踴躍的提出了多種問題,現場氣氛持續升溫,熱烈的讨論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講座圓滿成功。
本次講座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主辦,騰訊評論承辦,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研究生團總支協辦。
嘉賓簡介: 著名學者,國内新道家代表人物,研究領域是中國古典哲學及現代社會轉型。1963年10月出生于雲南昆明,1981入北京大學西語系,1988年獲北大西語系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先後出版著作《成為上帝》、《東亞新文化的興起——東亞經濟發展論》、《老子詳解——老子執政學研究》。2005年11月發表于《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的“中國社會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什麼”一文,被《南方周末》評為“2005年度中國最佳時評”。先後擔任雲南省祿勸縣九龍鄉副鄉長、雲南省綠色經濟研究院院長、國家環保局環境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現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阿拉善SEE生态協會秘書長。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