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上午,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舉辦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法律前沿問題”系列講座第十九期,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順利舉行。遠在大洋彼岸的布魯克林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弗蘭克·帕斯奎爾教授,為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未來勞動的三重奏: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新定律”(Three Visions for the Future of Labor: New Laws of Robotics in the Age of AI)的精彩講座。對外經貿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張欣老師和美國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朱悅博士作為與談嘉賓,與七十幾位師生一同參與了本次講座。研究中心主任沈偉偉老師擔任主持本次講座。
帕斯奎爾教授的講座首先從實現快速自動化的典型行業引入,分别點出人工智能在制造業、物流業、運輸業、礦業、農業等領域的應用。由于帕斯奎爾教授自身特别關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因此,他首先從醫學領域的先進技術——膠囊内鏡檢查引入,他認為這是一種颠覆性的做法以及創新者的處方。教授進一步認為在醫療領域可預見的未來中,人工智能等技術補充專業人士的不足,而非取代他們。
緊接着,帕斯奎爾教授闡釋了他的新作《New laws of robotics》一書提出的機器人四大新定律,即互補性、真實性、協作性以及可問責性。在對比人類和人工智能的專業能力方面,他進一步将知識進行了理論上的區分,即專業知識和外行知識。同時他認為削弱專家力量的,一部分來自民主,還有一部分來自一些“元專業知識”(Meta-expertise)。為了進一步闡釋這個問題,帕斯奎爾教授回到其舊作《黑箱社會》一書,指出我們的目标需要根據知識的不同性質劃分專業知識,讓人工智能和專家可以在其各自的知識領域深耕,從而讓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領域專家能夠達成合作。
最後教授提出了未來職業人工智能的三個隐喻。首先,是元專業知識(Meta-expertise),即人工智能與領域專家的價值判斷。其次,是大熔爐(Melting Pot)即人工智能和專家融合成了新的結合體。最後,是Edward Hicks名畫“和平王國“(Peaceable Kingdom)這一隐喻,即人工智能和專業人士并行不悖,保持他們的獨立性和區分度。
講座後,張欣老師、朱悅博士、沈偉偉老師分别就算法評估可行性和具體應用、專業知識的概念區分和人工智能把控專業知識對人類的影響、人類和人工智能體的角色融合等主題,向帕斯奎爾教授提出問題進行交流。帕斯奎爾教授對相關問題,逐一做出回應。
至此,本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法律前沿問題”系列講座第十九期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