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我院畢業研究生就業質量,引導研究生重視學業、職業規劃,促進研究生轉變就業觀念,激勵研究生提高綜合素質,我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策劃了 “2010屆畢業研究生求職漫談”系列。漫談自己的求職經曆和感悟,其中的酸甜苦辣、艱辛坎坷,甚至迷茫、猶豫或許每個人都要經曆,這是2010屆優秀畢業生獻給師弟、師妹的禮物。
求職并不僅僅意味着找到一份工作,更意味着今後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選擇和職業生涯的開始,我們同學要有職業規劃的意識;在求職過程中,我們必須面對激烈的競争,遵從校園外真實社會的遊戲規則,接受市場與用人單位的挑選,是每個畢業生都要經曆的一次人生曆練,我們同學要早動手,早準備。)
【2010屆畢業研究生求職漫談】系列之三: 在人生的轉折處回望
2010屆行政法畢業生 楊曉瓊
求學經曆将暫告一段落,走到了人生的轉折處---從學校到工作崗位。我最近一直都在回想在研三一年的點滴,仿佛曆曆在目,又好像恍如隔世,思緒萬千,卻不知從何處談起,所以遲遲沒有動筆。在自己最終做出了選擇,确定了工作單位——一中院之時,我寫下這些文字,是為自己的求職經曆做個記錄,也希望能給師弟師妹提供些許的幫助。
一、對自己準确的定位
首先我想說的是,由于我自認為不是一個在學業上特别努力的人,研究生期間讀書較少,所以學習上能跟大家分享的較少,隻希望師弟師妹們能多讀點好書,不要留下遺憾。所以在此我隻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求職的一些感悟。說到這點,也就涉及到對自己準确定位的問題。在進入研三之時,我認為大家有必要對自己的優勢、劣勢進行較為明确的分析。“知此知彼,百戰不殆”,目前我們不能做到完全“知彼”的情況下還是首先應該做到“知此”。
對于我自己來講,分析的結果如下:四六級都是低空飛過,所以沒有外語上的優勢;司法考試的成績較高,可以作為專業能力的一方面的證明;文筆還可以,因為本科是學的中文專業,但是這也同時是一個劣勢,有的單位喜歡要本碩均為法學專業的;社團活動也參與一些,但是沒有擔任過要職;實習經曆較為豐富包括報社、法院、律所、出版社等,但也沒有在過足以讓hr眼前一亮的地方呆過,諸如世界500強或者國家部委之類。同時,我還是一名女生,這可能是最大的一個劣勢,但也必須要正視它。
綜上所述,我隻是一個政法大學中十分普通而又平常的一個學生,當陳老師9月份提出争取畢業前能夠拿到三個offer的目标的時候,我覺得對自己來說遙不可及,但最終我達到了老師的要求。這一年的曆練使我明白,隻要自己肯努力,工作總是會有的。我列出上述自己的“條件分析”,隻是想告訴你們即使你進入研三時,和我一樣平凡普通,你一樣能夠找到工作,你扪首先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有了上述對自己很明确的分析,你就會知道在自己的簡曆中應該突出什麼,如何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簡曆的回複率,這樣才能找到通向offer的敲門磚。我認為這是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工作的第一步。
二、求職的曆程
在此我單列出這個曆程來,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每個階段應該注意的事項:
9月份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把畢業論文初稿搞定,每個人的水平不同,你不一定在這個階段就能把論文寫的十分完善,但是初稿一定要出來,這樣才能減輕自己求職過程中的壓力;其次是簡曆做好,這時候的簡曆肯定是不完善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你自認為完美,但是對于大多數是第一次的求職的我們來講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簡曆一定要有,無論是中英文。我建議大家最好是把正裝、證件照和生活照也都準備好,以避免日後因為這些準備不足,而錯失一些機會。畢竟“以貌取人”可能是用人單位在第一輪篩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前兩點做好的基礎上,可以開始關注招聘網站,對自己有興趣的單位,投遞一下簡曆。這樣一方面可以測試一下自己的簡曆的回複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進入求職的狀态。希望師弟師妹一定要記得:找工作是趕早不趕晚的,越早下手對自己越有利。
9月份—11分月:這段時間,大部分的同學都在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但是也是銀行、四大、大型國企的簡曆投遞的時間。對于公務員考試,我覺得一定要認真備考。大家都知道,國考的競争十分激烈,如果你在備考的過程中就一直存在反正也不一定能考上的想法,那你一定考不上。至于公務員考試的備考技巧,别的師兄師姐已經說的比較詳細了,這裡我就不再贅言。我重點想說的是,大家在備考國考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投遞簡曆,否則機會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網申的簡曆填寫都較為複雜,很多人都填到一半就半途而廢,這樣又浪費了時間,又失去的機會,這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機會總是親睐那些有毅力的人。同時簡曆投遞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與崗位的切合度,每一份投出去的簡曆都要體現不同的崗位需求的特點,這樣才能提高回複率。另外,我認為這段時間也是特别難熬的一段時間,因為你的簡曆投遞出去可能一點回應都沒有,連筆試的機會都沒有。這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變得不自信,開始懷疑自己,但是還是和上面說的一樣,堅持才能勝利。面對這些情況,你可以多和身邊的同學交流,特别是和簡曆回複率高的同學交流,看看他們的簡曆,通過學習,修改自己的簡曆。同時相互鼓勵。記得當時我也曾十分絕望,正是陳老師和同學不斷的鼓勵,我才熬過了那段難熬的日子。
12月份—次年的3月份:如果你前兩個階段都認真投遞了簡曆的話,這個階段應該是會有一些面試的機會了。這時你一定要認真把握,即使你可能不是很願意去那個單位。因為在不斷的全真演練的過程中,你才能提高自己的求職技能。想來我也是在一些小公司面試的過程中體驗了無領導小組讨論、結構化壓力面試以及自我介紹等面試技巧的。所以我再次提醒大家,無論哪次機會,都要全力以赴的準備,畢竟拿到手裡offer時,才是選擇權在你手中的時候。這個階段十分重要,如果把握的好,你可能已經有offer到手了。即使沒有offer,你也已經身經百戰,應付自如,為在“金三銀四”的階段簽約奠定了基礎。在這裡我要澄清一個誤區,“金三銀四”的說法使很多同學認為在次年三四月的時候是工作機會集中的時候,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那個階段是簽約的高峰,但是很多簡曆其實是年前投遞的。我在三月份的時候收到的offer,其實都是在年前就經過好幾輪的筆試和面試的。
4月份—畢業:如果這時候你還沒有offer,千萬不要灰心,因為這時候的機會還很多,隻要你擺正心态,認真投遞簡曆,工作最終都會有的。而且在這個階段找到的工作并不一定比之前找的工作差。
三、幾點小心得
1.在求職之前不要給自己太多限制
在這裡我隻是想提醒大家,如果你真的是想留在北京的話,一定不要給自己設定特多的限制,這樣可能最終卻不能如願以償。雖然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公務員,但是我希望師弟師妹一定不要就一門心思的隻考公務員。因為公務員考試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誰也不是說就一定能考上。為了鏡花水月的機會而放棄其他,實在不是明智的選擇。
2.做一本求職筆記
在求職的過程中,你可能投遞的簡曆很多,特别是網申階段,這樣你很容易就不記得自己投遞了哪些單位,這時候一本求職的筆記就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每經過一次筆試面試,你還可以在求職筆記上适當總結,這樣可以很快提高。
3.和老師、同學多交流
求職的過程艱辛而又漫長,可能一次次的打擊之後,自己會很消沉。而此時父母不在身邊,最親近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了。他們的鼓勵可能才是你堅持下去的動力。對這點我深有體會,在我幾近否定自己的時候,是陳老師一次次的鼓勵了我,讓我看到自己的優點進而繼續前行。在簡曆屢屢石沉大海的時候,是身邊的同學跟我分享求職心得,幫我修改簡曆。師弟師妹們如果在求職中遇到困難,也可以多和陳老師以及身邊的同學交流,相信你們在回望時,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受。
沒想到一落筆,就寫了這麼多。可能不一定有多少作用,但卻都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希望等到來年的山花爛漫時,能聽到你們的好消息。